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4年  第1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核物理
核多体中的某些问题
杨亚天, 毛铭德
1984, 1(2): 1-5.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01
摘要:
概述我们知道目前除了二体问题和三体问题外,还没有找到一个一般而可行的方法来精确求解多体问题。因此如何求解多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多体问题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它涉及到凝聚态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甚至其它边缘学科的内容。由于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彼此吸取营养,使得多体理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例如量子场论、量子统计和量子多体的处理方法几乎是相通的,某一方面的进展立刻就会反映到其它方面去。
入射能量12MeV/u 以上的重离子深部非弹性碰撞
K.D.Hildenbrand, 冯思普
1984, 1(2): 6-11.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06
摘要:
引言我要讲的题目是关于深部非弹性碰撞。是在GSI 的UNILAC 加速器能量提高以后(12MeV/u 以上)的实验结果。过去的研究由于能量不高,仅在入射能量超过库仑位垒几个MeV/u 范围内,因此重离子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远小于核内核子费米速度。这样的过程被看作是绝热过程。系统能在碰撞的每一阶段发生作用;从而核子之间可以经过多次碰撞。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有足够多的时间重新安排其物理量。结果,发生能量和角动量耗散,达到N/Z 平衡或质量不对称等。如果轰击能量增加,将有什么变化呢?当然,可以想象到系统的绝热程度大概将会减低。
裂变产物的中子核反应数据研究现状
刘燕平
1984, 1(2): 12-16.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12
摘要:
前言重原子核在中子、质子、重核、介子和γ光子作用下均能发生裂变。其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是铀和钚在中子作用下的裂变,因为这些裂变产生新中子,新中子又能够继续引起裂变,从而实现链式反应,大规模地释放核能。当前,核能利用中使用最多的是~(235)U 和~(239)Pu,后者主要用于核武器,前者除用于核武器之外更广泛地用于各种类型的反应堆。
核谱学的新进展
F.A.Selove, E.K.Warburton, 朱维和
1984, 1(2): 17-18.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17
摘要:
核谱学可以定义为研究原子核是怎样吸收和放出能量的学科。因此它与核能级的特性(能量、角动量(自旋)、同位旋、电磁矩和跃迁率等)密切相关。1945年以来,由于核物理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近15年来在数据分析中应用了计算机,使得我们对于核能级特性的知识近乎指数式地增长。
4π列阵γ射线探测器的发展
赵之正
1984, 1(2): 19-21.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19
摘要:
前言在束γ实验可以测量核反应生成的γ发射体发射的γ射线。显然这种γ射线带有核结构和产生发射核的反应机制两者的信息。这类实验最初由单个NaI 探测器测量,后来用高分辨锗γ探测器。今天已经有三个多探测器列阵开始工作。它能测量γ发射体的全部性质。本文将叙述这些列阵探测器的发展方向和在核物理实验中的新贡献。
现代加速器控制系统的优点和局限
W.Busse, 刘瑞
1984, 1(2): 22-25.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22
摘要:
加速器控制系统起着操作员和机器之间媒介的作用,以改变加速器的运行状态,一般地我们把加速器运行状态的改变称作‘过程’。当前,控制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它有着:诸如监测、人机对话和闭环控制等广泛的用途。
重离子物理实验数据在线获取及处理系统开始研制
焦敦庞, 周云雁, 马希亮
1984, 1(2): 26-27.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26
摘要:
在重离子核物理研究领域中,随着加速器能量的提高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测量的参量和数据采集量越来越多,一般核反应实验同时测量的参数达40—50个,而在束γ实验则多达数百个,一轮实验采集的数据多达亿计。为完成大数据量、高数据率、多参量的同时获取以及实验过程的实时监测,必须配备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容量大、速度快、具有图象处理功能的在线数据获取系统。
核技术应用
核医学的最新发展动向
赵惠扬
1984, 1(2): 28-30.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28
摘要:
核医学的广义定义为核技术(包括核射线及加速器等)在医学上的应用。狭义的来讲也就是一般医院中的核医学科所包括的内容为放射性核素(不包括封闭性放射源)在医学诊断、治疗及研究中的应用。核医学的发展是与核技术的成就分不开的。几乎核技术的所有重大突破和成就都设法迅速地用于医学。如1895年伦琴发现x 射线以后,很快地就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以后很快地就用它治疗疾病。回旋加速器、核反应堆发明以后,人工放射性核索即开始广泛地在医学中应用。近年来,随着x 线CT、ECT 的发展,核磁共振(NMR)结合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已成功的用于人体的断层显像。
核技术在海洋环境地质中的应用
田宇纮
1984, 1(2): 31-34.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31
摘要:
前言核技术是一个范围相当广泛的技术领域,它已经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环保、考古、医疗卫生、天文、地质等各个领域,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常规核技术,主要是分析技术,同位素断代技术在海洋环境和海洋地质应用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及其优势;着重介绍在海洋环境中天然γ谱测量技术,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同位素技术的应用
张维成
1984, 1(2): 35-37.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35
摘要:
同位素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分析和测定物质的特性,参与许多重要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和控制,例如可以自动检测在密封管道内正在流动介质的密度或浓度;可以自动检测密封容器内具有高温、高压、高粘、高腐蚀介质的液位或料位;可以自动检测压力、流量、湿度、成份和温度等各种参数,它具有简单、快速、无损、不接触,可以实现产品的自动检查和连续控制,有时还可以解决一些常规检查和测量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X射线输油管原油含水率监测仪
肖钦羡
1984, 1(2): 38-38.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38
摘要:
油田输油管道内流过的原油含水率变化情况,长期以来是靠取样蒸馏法取得,费时费工,难于及时掌握管道内原油含水率变化情况。使用XSH—G 原油含水率监测仪后,便能及时了解管道内含水率的瞬时值。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根据水和原油对低能X 射线的吸收系数差别较大的原理;用~(109)Cd 的22keV X 射线透射输油管道两侧。然后用薄碘化钠晶体加光电倍增管作探头组成的X 射线谱仪记录并打印出透过管道后的X 射线的计数率N。则含水率η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关于半导体材料的微探针分析
J.C.McCallum, C.D.Mckenzic, 邵明珠
1984, 1(2): 39-41.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39
摘要:
本文描述了墨尔本大学的核微探针。由于新的改进已得到了1μm 大的束斑,讨论了这个探针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特别是讨论了微区沟道的使用和图形显示。
人的毛发样品的质子激发X线(PIXE)分析
K.M.Varier, A.K.Nayak, G.K.Mehta, 马成俊
1984, 1(2): 42-44. doi: 10.11804/NuclPhysRev.01.02.042
摘要:
将人的毛发用2MeV 的质子进行激发X 线(PIXE)分析,发现从同一个人的不同部位上的毛发中所收得的痕量元素的含量,其标准差范围为17—28%,而从不同人的毛发中所得到的痕量元素的含量其标准差范围为26—69%。在同一个人身体上不同部位的毛发中,所含痕量元素的重大差异,显示出痕量元素在毛发中的吸收和累积是取决于身体上毛发所处的位置。白发与黑发中痕量浓度也显出有所不同。